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助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今年5月,赣州市委党校(赣州行政学院、赣州社会主义学院)将南康区赤土畲族乡花园畲族村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通过教育内容具象化、体验沉浸化与成效长效化,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精准定位,做好规划

花园畲族村是赣州市委统战部乡村振兴挂点村,2022年纳入赣州市“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赣州市委统战部不断推进挂点帮扶花园畲族村乡村振兴成效,深挖花园畲族村交通区位、民族文化、文旅资源、产业布局等优势,找准定位,就开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提出可行性论证,促成赣州市委党校将花园畲族村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认真做好规划,深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紧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主线,“有形、有感、有效”三维发力,分层分类规划布局。

主题突出,有形有感

立足花园畲族村独特资源禀赋,开发“理论+实景”课程,首创理论授课-主题馆参观-实地体验“三段式教学”,创新“有形”载体,打造“五个一”“有感”场景,即,一场村史馆宣传展示、一趟“重走长征路”徒步活动、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课程、一个开国少将巫金锋红色故事、一次体验式教学(采摘蘑菇、畲乡农产品直播)。花园畲族村现场教学点成立不到2个月,便迎来各地培训班学员3批次400余人,并累计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让共同体理念“看得见、摸得着”。

区域协作,长效运行

借助党校(社院)“智库团”平台,争取上级党校(社院)及统战、民宗部门支持,积极申报花园畲族村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课题,为教学点内容注入学术深度。研究制定常态化、可持续长效机制,大力培育师资专业化队伍,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职讲解员”宣讲团,优化资源场景,完善制度体系,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触的具象载体、可感的共情叙事、可行的实践路径。